人生的責任與義務
作者:hcmlcom發(fā)布時間:2011-08-15 被閱讀:2840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時期都有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正因為把不同時期的責任與義務轉換成目標和善舉一一履行,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和諧的美好生活。
責任與義務是在我們懂事就開始履行的任務,隨著年齡慢慢的成長,這種思想就越來越強,享受著我們今天幸福生活,聯(lián)想過去的一切時,覺得家庭和社會為我們無怨無悔付出了許許多多,雖然曾經的已經過去了,今后我們又該如何更有責任心地生活呢?其實,我已明確了人生的意義,我今天通過《華城報》與廣大同事、朋友一起分享我的想法。
每個家庭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幸福的家庭是靠著他們勤勞與奉獻得來的,就拿我家來說吧,爸爸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就去逝了,爸爸經歷過許多的困難,經歷過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時期,經歷過1954年的特大洪澇災害,一直過著社會主義集體生活,在集體生活尾期爸爸分得了二間瓦房,同時也分田到戶了,爸爸在這個時期才結婚,先后養(yǎng)了四個兒子,家里因為勞動力少,條件很差,經常得到政府的照顧,我們讀書基本上都不用交學費,四兄弟每到能做飯的年齡都做過幾年的飯,爸爸媽媽起早貪黑地干農活,就這樣永不放棄地生活著,隨著我們兄弟四個漸漸長大,步入社會開始工作,家庭條件逐年好轉,現在我們四兄弟基本脫離了農村的生活環(huán)境,有的在市里買了房子,有的在鎮(zhèn)里買了房子。
回憶過去的三十年,看看現在的家庭條件,一個很明顯的道理擺在我的眼前,只有勤勞才能致富,只有勤勞才能回報社會,只有勤勞才能過上更加和諧幸福的生活,一個正常的人要是不工作或者不好好工作就是對不起家庭和社會的養(yǎng)育和支持,家庭條件必然落后,也必將成為社會的負擔,所以李強老師講的《為自己工作》是很有道理的,我希望我們華城集團的員工都能盡力好好工作,為華城集團和自己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還有一段感人的往事,我在七八歲的時候到離家百里的三叔家玩,當我下公交車時發(fā)現周邊的環(huán)境有些小變化,一下子迷路了,坐了半天的長途公交,我感到了饑餓和害怕,在車站旁不停地哭,這時一位阿姨端來了一滿碗香噴噴的飯菜,讓我慢慢地吃,飯很快吃完了,阿姨叫來了路邊的交警,詳細詢問情況后,幫我買了一根大甘蔗,把我送上了回家的汽車,至今我都記在心里,也特別感激她們,雖然我找不到她們了,但是我知道了這些善舉需要延續(xù)下去,因為社會上還有許多的窮人和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在家庭的磨難下,在政府與社會的幫助支持下,使我懂得了人生要珍惜生活、感恩社會。我也像阿姨和交警那樣幫助過和我有同樣經歷的小孩,2008年我在華城衣歌路也向5?12地震災區(qū)捐贈過一百元。
今天,雖然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不能忘記政府與社會的幫助和支持,不能忘記那些企業(yè)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我們提供就業(yè)的平臺,不能忘記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要繼承他們的崇高精神,并把他們的精神轉換成各種各樣的動力,建設我們更加幸福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