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華城報第22期
首頁 > 華城報 >2018年華城報第22期 前段時間有一天,組長從廠部拿回一張紙,紙上有內容是員工工齡摸底。員工們都填寫好自己在華城的工作年限,有二十幾年的,有十幾年的,還有新來的。有人看到我的工齡才一年,就說,東波,你真行,才來一年就會做悶腰工序了。我笑了笑,心想,一個進步快的人,不單單要看工齡,只要虛心好學,一心向前,工齡再短,同樣可以趕上甚至超過那些老員工。如果一個人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安于現(xiàn)狀,那么工齡再長,也可能沒有好成績。
年初上班不久,我們組一名悶腰老員工被安排去做全能工了,一時間組里沒有悶腰員工,組長就安排我悶腰。當時,我很緊張,心想,人家悶腰的都是工齡較長的,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我才做一年,能行嗎?組長、師傅鼓勵我說,都是人做出來的,只要肯努力,你肯定能行。努力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一開始悶腰,我是手忙腳亂,返工很多,有時為了一條返工的褲子要花很多時間。師傅看我堆了很多的活,就幫我做,反復教我細節(jié)動作和手勢要領。我不讓師傅幫我返,我要自己返,只有自己返了,才能找到問題點,長記性。我向我的對手楊賀梨大姐不知請教了多少次,人家休息時間玩手機,我還在想我的活怎么做。一批活下來,我終于能趕上流水線了。不過我上班要比別人早點,下班也要晚點。我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按照師傅教的,一是一,二是二,用心做,不能馬虎。漸漸的,返工少了。偶爾有一條,我反復琢磨造成返工的原因,我知道只有減少返工,才能做得更快,使自己工作的心情更好。
同事夸我進步快,我真的要感謝《華城報》,每期報上都有催人奮進的經典話語。比如,有位員工寫道,跟別人做一樣的活,我們應該想,怎樣比別人做得更好,更快。還有學習是最好的轉運,成長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我很喜歡這樣的話,把它們當作我的座右銘,時刻激勵自己,我也看到有些員工工作了多年,但效率低下,進步很慢。組長安排稍微難一點的工序就說做不來,不肯做。說做難工序頭疼,返工又多。一直做著簡單的工序,返工也很多,常牽連到別的工序。工資想高一點,活想少做一點,又不肯動腦子,怎么能進步呢?在我們華城,你只要想學,學的渠道有很多,從身邊的好員工身上學,從企業(yè)文化中去學,不為別的,為我們生活和工作得更好,我們也應該堅持不懈地求上進。
從現(xiàn)在開始,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效率在提高,質量在提高,技能在提高,工資也在提高。不要再糊里糊涂地過日子了,一定要努力向前,因為滿足是人生的大敵,落后將會被淘汰。
浙公網安備 330482020002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