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里邊有哲學
作者:hcml發(fā)布時間:2009-09-11 被閱讀:2838 拆字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它反映一個人的情趣、愛好、品位、修養(yǎng),更反映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漢字是語素文字,與表音文字不同,它不僅表音,而且表意、表形。比如“人”字,看上去活脫脫就是一個兩條腿站立的人。漢字的這種表形、表意功能為解字和拆字提供了可能。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拆字。我拆字的“歷史”從初中就開始了。有一次上語文課,老師在黑板上書寫了“休息”兩個字,我看著這兩個字,猛然間發(fā)現(xiàn):休,不就是人靠在木頭上嗎?人靠在木頭上當然就能夠得到“休”;息,就是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要什么,心屬于自己就可以息下來。我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欣喜若狂,并告訴了老師。老師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激發(fā)了我拆字的興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拆字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在我創(chuàng)辦企業(yè)之后,隨著企業(yè)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員工越來越多,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承擔的社會責任越來越大,拆字也隨之更多地與企業(yè)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我不僅用拆字來激勵自己,而且用拆字來教育員工,培育企業(yè)文化。比如“品”字,我的解釋是: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一兩個人說了不算數(shù),自己說了更不算數(shù),只有眾人說了才算數(shù),“三人為眾”嘛。如何讓別人說你品格高尚呢?那當然就不能只考慮自己,不能自私,而必須為他人、為社會做點什么。比如“債”字,就是人字旁加一個“責”字組成,意思是人要有責任心,要講誠信,否則你就沒有資格借債。再比如“實”字,頭上像戴個頭盔,就是必須遵守規(guī)則、有制約,而不能無所約束、無法無天。另一個意思是,頭上有壓力,要有危機意識,時刻意識到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樣的人或企業(yè)才能健康、平穩(wěn)地成長,才能取得成功。可以說,正是在拆字的過程中,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得到提升,管理企業(yè)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如今,我們華城已經從幾十人、幾十萬產值的小廠發(fā)展壯大為4000多人、幾個億產值的集團公司。
當然,我不是學者、專家,我的拆字也不是學術意義上的。對我來說,拆字只是思考人生的一個平臺,也就是說借拆字來抒情言志,表達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表達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最近幾年我經常拆的一個字就是“錯”。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現(xiàn)在社會上會出這么多的問題,為什么有的人老是出“錯”?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人把錢看得太重!板e”不就是因為時時處處把錢放在首位(寫“錯”字要先寫金字旁)嗎?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yè),都不能太物質、太功利。如果是那樣,就丟掉了人之為人的根本。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對于自己的生意伙伴,我堅持“三不陪”:不陪吃、不陪喝、不陪玩,但我“陪聊”。每接觸一個新的生意伙伴,我都要先與對方“神聊”,聊人生觀、價值觀、財富觀。如果聊不到一起,“道”不同,就“不相為謀”。事實證明,眼里只有錢的人做事就沒有底線,肯定長久不了。時常有企業(yè)家抱怨說,某某倒了,虧欠了他很多貨款,問我和那人合作的情況如何,我說早就不與他做生意了。而那些與我“志同道合”的人,不僅我們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還成為知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神聊一通。
看來,拆字里面有學問,拆字里面有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