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發(fā)娘親
作者:hcmlcom發(fā)布時間:2017-06-14 被閱讀:2199 母親節(jié)那天,我特意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祝福她母親節(jié)快樂,身體健康。放下手機,我的心情有喜有悲,感想萬千,總想寫點什么,感覺寫出來會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時光永遠不停息,把我們年華都帶去。光陰流逝,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漸漸長大,而母親也逐漸老去。今年過春節(jié)時,發(fā)現(xiàn)母親的背有些彎了。我的母親今年72歲了,一生吃了很多苦。早年姥爺一心跟著國民黨,是個國民黨干部。無論姥姥和家人怎樣勸他,他也不回頭。被共產(chǎn)黨俘獲后,寧死不回頭,后來趁紅軍不注意,跑到了臺灣。那個年代通信沒有這么發(fā)達,從此再無姥爺音訊。姥姥與母親相依為命,姥姥讓母親上了學,讀完了初中。那年頭家里很窮,常常沒什么吃,姥姥討過飯,背著袋子一家一家要點饅頭、雜糧什么的,夠吃上十天半月,吃完再出去討。后來因母親上過學,有點文化,就在村里教了幾年書。母親知道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哪怕家里有多困難,也要供我們姐弟四個上學。我雖學業(yè)無成,但是我知道母親是一個明白事理、眼光長遠的人。
母親總是把好吃的讓我吃,自己卻吃些干飯。記得小時候,母親常從市里批發(fā)市場批發(fā)回來一些衣服、襪子等日用百貨,到集市上去賣。學校放假后,我跟著母親去賣。記得那天生意不是很好,到中午十二點才賣掉一件衣服七元錢,母親看我餓了,讓別的攤主帶我到飯館里吃了一碗肉絲面,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的最好吃的肉絲面。我回到攤位上,問母親:“娘,你怎么不吃?”母校說:“早上吃得飽,現(xiàn)在還不餓。”到下午收攤時,母親買了兩個燒餅拿回家吃。
長大后,我結(jié)了婚,成了家,有了兒子,我與老婆在外面打工,母親又無怨無悔地幫我們照看兒子,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安安心心在外面工作。我不禁想起老家鄉(xiāng)下的一種蒲公英,它的花開得很遲,往往是在夏末秋初。夕陽西下,朵朵蒲公英經(jīng)風吹去,小小的蒲公英離開了媽媽,飄向了遠方。我就是媽媽的蒲公英,有時我感嘆時間過得真是太快太快,等我們長大了,母親也變老了,但她還照顧著家,照顧著孫子。
遠在河南的鄉(xiāng)下老家是我永遠牽掛的地方,每次回家看到母親我都很愜意,很溫暖。在母親節(jié)的晚上,我在稿紙上寫下一行字:我的白發(fā)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