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華城報第19期
首頁 > 華城報 >2016年華城報第19期 今天是我們?nèi)A城又一個生日旅游的日子,旅游景點是位于江蘇和浙江交界處的千年古鎮(zhèn)——烏鎮(zhèn)。
九點左右,我們就來到了景區(qū)大門口,導(dǎo)游給我們發(fā)了票。我和學(xué)鳳、素英等好多同事進入了烏鎮(zhèn)西柵,第一眼就看到了古老的染布坊,又粗又長的棍子架在半空中,那里掛滿了已經(jīng)染好的各色布料供旅客欣賞。染坊是江南最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作坊,晾曬的五顏六色的棉布成了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引得很多人留影。
我們走在窄窄的街道上,一眼望去仿佛看不到它的盡頭。街道兩邊是民房和深宅大院,斑駁的墻面,烏黑磚瓦高低錯落,看似隨心所欲的一番布局,卻極具精巧的和諧之美。我們來到一家喜鋪,里面有古代人結(jié)婚的衣服和頭飾,還有新娘坐的花轎,拜堂的正廳和喜房,真的很漂亮,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我們又先后走進一家家精致的門店,而后又一次次走出。在布藝店里,我們感嘆中國扎染工藝的精妙絕倫,更被繡在衣服上栩栩如生的圖案所折服。在一家賣燈籠的店鋪,很多五顏六色形狀不同的燈籠,看得我驚嘆不已,簡直是太漂亮了。讓我們最驚奇的是三寸金蓮館,里面陳列著從南宋到清朝的數(shù)百雙各種各樣女子穿的鞋,小得好像真的只有三寸,我真感嘆她們是如何能穿進去走路的。女子從小就纏足,誰的腳越小就越漂亮,這代表著封建社會對女子的束縛。
烏鎮(zhèn)除了這些工藝和歷史等,還出了一位文學(xué)巨匠——茅盾。他的很多著作《子夜》《春蠶》等都是以烏鎮(zhèn)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走出茅盾故居,我們來到了烏鎮(zhèn)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的敘昌醬園,里面有很多缸蓋著蓋子,缸里面醬著醬菜。我們又走到了拱形橋上,望著古樸典雅、高高低低的房子,看著河邊綠色的柳條隨風(fēng)飄揚,眼前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下午兩點半,我們走出烏鎮(zhèn),讓我不能忘卻的是這里的古色古香、不可替代的文化,感謝公司給我們安排的生日之旅,讓我們今天有幸看到一幅幅美如畫的景象。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482020002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