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期《華城報》論壇上有一篇評論員文章《會思想才能心想事成》,記得那天下午兩點鐘“華城文化之聲”廣播欄目里小陸老師也認真地為我們解讀,告訴我們怎樣思想,從而將自己的思想化為行動,付諸于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
看了文章,又聽了小陸老師的解讀,讓我感觸良多。就說5月16日那天,在開發(fā)區(qū)舉辦的那一場演講比賽吧。剛開始當小陸老師和胡師傅在廣播里告訴我們這一消息時,當時的我就有點小小的激動,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又有鍛煉自己的機會,擔心是害怕失敗。
那幾天,我心里矛盾重重,去?還是不去?我猶豫不決,糾結(jié)不已。最后我想起了曾經(jīng)在《華城報》上看到張董告誡員工的一句話:“不要錯過任何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本褪沁@句話,給了我力量。它像黎明前天邊的那顆啟明星,讓我看到了希望和方向。就像最近網(wǎng)上盛傳的馬云的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去吧,去參加吧,我笑著對自己說。
有了想法,得趕緊付諸行動。于是星期天我就認真構(gòu)思了一篇《愛崗敬業(yè),你我的一份責(zé)任》,后來讓組長幫我交上去,沒想到很快《華城報》編輯部的同事就給打印出來,還說不錯,就這樣我的稿子被選中了,第一關(guān)進了。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我便認真熟讀、背誦我的稿子,因為比賽規(guī)定必須是脫稿演講的。最讓我深表感謝的是胡師傅對我們不遺余力的支持和鼓勵,因為平常上班都比較忙,根本抽不出時間,而那天下班了在門衛(wèi)室里,胡師傅還讓我們演講一次,看看我們準備得怎么樣了。當時的我還是特別緊張,一如以前的那兩次演講一樣,盡管可以完整地講完但卻不完美,離專業(yè)演講水平相去甚遠。比如語速的掌控,語音的聲情并茂及適當?shù)闹w語言,我都不行,整個就是一段干澀、平淡無奇的講述而已。胡師傅也給了我們很中肯的建議和點評。有了那一次試演,我和同事就開始相互切磋,相互打氣,鼓勵對方。同事跟我說:“阿姨,你的題材和主題都很好,你又有過幾次參賽經(jīng)驗,我希望這次你能勝出,代表你們70后好好練,你一定能行的......”“好,那你也好好努力,為90后帶個頭,樹個榜樣。”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忙完以后就站在窗戶邊演練自己的稿子,做到熟讀,熟記,甚至那天在當湖公園和老公一起漫步時,我也一邊走一邊朗讀......
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負,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币粋多月朝朝暮暮的努力,終于換來了演講臺上那份從容、淡定、流暢。對,會思想,有行動,就能心想事成。朋友,你也這么認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