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以前是村里的大戶人家,祖祖輩輩注意家教家風。爺爺有一副對聯(lián)“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便是我們的家風。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樣”。打記事起,我們就接受很嚴格的家教,坐立行走都要端正,看到長輩主動起身迎接,有客人進門應(yīng)主動打招呼,端茶倒水,禮貌周全。長輩的批評不許頂嘴,要虛心接受。給客人斟酒要欠身,倒茶要七分,敬煙要把手持中間方便對方取。不在眾人面前嬉笑打鬧,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能隨意插嘴。有客人的時候小孩子沒有經(jīng)過大人的許可不能上桌子吃飯,吃飯時不能發(fā)出聲音等……小時候總是很反感這些規(guī)矩太煩人,總覺著這些禮節(jié)太虛,讓人渾身不自在。不過,現(xiàn)在不管走到哪兒,別人都夸我是“大方得體、懂禮貌的好孩子”,這其實得益于長輩們從小對我的嚴格教導(dǎo)。
在我們家很看重讀書的傳統(tǒng),爺爺?shù)呐P室里有一個大朱紅箱子,里面鎖著一冊冊書籍。每到農(nóng)閑時節(jié),爺爺戴著老花鏡捧著古樸的線裝書耐心地給我們講解,從《三字經(jīng)》《唐詩三百首》到《勸學》《學子規(guī)》等等。雖然小時候意思不太明白,但這些書籍一定在我們心里播下了愛和善的種子,知道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詩禮傳家、文化傳承是我家的家風,是我們祖祖輩輩的傳家寶,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這種精神財富一代代傳承下來,讓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