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xué)到老,這是人生必須要做到的。
就拿我來說,我是十六組員工,因為我們組經(jīng)常做上衣,只要做上衣裝袖子是我的特長,去年上半年我們組做了一款童裝小棉襖,可把我難住了。剛開始我看到這件童裝我想這很簡單,這是一件看似很普通的小棉襖,流水到我的時候,師傅對我說:洪群啊,這是你的特長,你要做得既要好,又要快。我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首先,師傅裝了一件給我看,接著我拿了一件裝了起來,結(jié)果就麻煩了,由于這個面料很薄,里面填充的不是羽絨,是我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一種棉,機針扎下去就打滑,起皺,打小裥,拆了以后就更難裝,針眼根本沒法處理,左右袖子更加會對稱不好,搞得不好就要調(diào)片,又不能接線。拆了裝,裝了拆,可把我急壞了。組長、師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幾次三番地手把手地教我們,要耐心,首先把面料的性能掌握好,肯定會做得好。就這樣,我一件件地裝了起來,我感覺可認真了,可是我們交到后道的衣服,還是大批量地往上送,要返工,因為我們做得不好,那時我記得不知道多少個星期日和不加班的晚上,組長、師傅、檢驗員就留下來返工。有一天開晨會的時候,組長、師傅哭著對我們說,怎么辦啊,這樣下去,沒有質(zhì)量,沒有產(chǎn)量,如何是好?可把她們急壞了。其實當(dāng)時我也有點心灰意冷,但是組長、師傅耐心地鼓勵我們,既然廠部分到我們做這個款式,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用心去做。她們一遍遍地教,一遍遍操作給我們看,經(jīng)過幾天的適應(yīng),我們終于掌握了這款面料的特點,生產(chǎn)出了合格的產(chǎn)品。但是由于適應(yīng)過程較慢,所以產(chǎn)量不高,給廠里造成了損失。
經(jīng)過這個款式,我知道,我要更加努力,掌握技能,使我們每上新款,能夠得心應(yīng)手。華城的兄弟姐妹們,我們一起加油吧,讓我們的華城在新一年里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