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看看形勢,該退的時候退,這是一種智慧,事事逞強,只會使自己屢屢吃虧,有時還會給你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曾經(jīng)在報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在南方的河里有一條豚魚,游到一座橋下,撞在橋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道,反而生氣起來,認為是橋柱撞了自己。它氣得張開嘴,豎起鰭,脹起肚子,漂在水面上,長時間一動不動。這時飛過了一只老鷹看見它,一下子飛過去把它的肚子給撕裂了。
不懂退的魚,失去的就是生命。工作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面臨著選擇,進和退,得和失,總是讓人左右為難。聰明的人總是以吃虧的方式隨機而動,適時進退。當有時在工作中兩人發(fā)生糾紛爭執(zhí)時,只要一方忍一忍,退一退就沒事了。其實有時吃虧也是福,“進”固然重要,但“退”有時亦是方略。
一個懂生活的人,不會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可退一步,做出必需的吃虧來維護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三思而后行,這不但是一種良好的自保方法,更是一種生存策略,退一步,或許可以讓你進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