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那么喜歡看書、讀書、悟書,而且沉醉在其中,樂此不疲。作為一名女性,看重的不是品牌服飾和化妝品,唯有書的馨香讓我陶醉!坝萌A麗的服裝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總是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并以此自勉。
荳蔻年華,因家貧輟學,忙碌著一家七、八口人的家務活,洗衣服,做飯,養(yǎng)豬,喂小貓小狗,但空閑時總忘不了拿出讀過的書來翻看,感受一下學生時代的樂趣。溫故而知新,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找點樂趣,聊以滋養(yǎng)因退學而日漸干涸的心靈。
偏僻的小山溝里,信息是那樣閉塞,與文化二字似乎絕緣。那個時代沒有手機、電腦,就連幾百塊錢的電視機也沒有,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山溝里還沒有通電。唯一的信息來源便是偶爾從村子里別人家里借來的《今古傳奇》《章回小說》等雜志,每每一本書捧于手中,便被書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忘卻了周遭的一切。家鄉(xiāng)安逸、閉塞,卻也蜚短流長,是書略略填補了我那段空虛、灰暗的青春歲月。
時移世移,時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我借著改革的東風,來到了廣東。外面的世界好精彩,看得讓人眼花繚亂,但在五彩繽紛的浪潮中,五花八門的各種誘惑也頻繁而至,我卻無動于衷,唯有對讀書的興趣一如既往。一本上學時用過的《漢語成語小詞典》時時伴我左右,陪我轉(zhuǎn)戰(zhàn)南北。那時上班的公司有一個圖書館,節(jié)假日休息時,借一本喜愛的書,伴著冬日暖暖的陽光,一看就是一下午?嘤谀晟贌o知的我對婚姻的些許恐懼,又憎恨于上輩人那些糟糕透頂?shù)募彝ド,我便?jīng)常借閱一些諸如《知音》《愛情、婚姻、家庭》等雜志來指導自己,從書中形形色色主人翁的人生旅途中,我找準了自己的人生角色,怎樣去扮演好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這個角色,F(xiàn)在想來,也是得益于書中的知識,是它們時時告誡我,讓我檢討自己,升華自己,可以被任何人任何事打敗,唯有不讓自己打敗自己,從而換來的是家庭的和睦,家中頂梁柱的萬般寵愛及孩子的好學上進。每每追憶過往,微笑總會在嘴角上揚,也是書,伴我度過了人生中彷徨、迷茫的歲月。
人到中年,依舊對書癡心不改。這幾年在華城更是堅持不懈,讀《弟子規(guī)》《至誠恒業(yè)綱要》《誠信人和鑄華城》《華城報》,讓自己一顆原本善良的心更是柔和了許多,自覺總是成長不少,收獲不少。以前那顆脆弱、多疑、敏感的玻璃心正日漸被堅強、篤定、淡然取代,而且里面填滿的全是愛,親人的、朋友的、同事的,不管是工作中、生活中、總能笑口常開,成了打不死的“小強”,煩惱自然也找不到我,是書,讓我永葆年輕之心。
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達,手機、電腦、書店鋪天蓋地,得天獨厚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新知識,但信息多了,廣了,難免魚龍混雜,負面的、骯臟的也夾雜其中。就像我們張董在文章中告誡我們的“我們學習知識,要懂得取舍,要有選擇,要無欲則剛,入污泥而不染”。對于90后的孩子來說,特別適合看《弟子規(guī)》,讓我們的思想沉淀沉淀,這樣,不至于讓自己游離太遠,找不到方向。
魯迅先生說過:“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倍蚁胝f:“與書相伴,一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