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工作時,經(jīng)常會有人說:“哎呀,這個我今天可能做不完了,要不然放在那里等明天再做吧!被蛘咴谏钪兄T多瑣事纏身時,我們也會這樣想:“要不等明天或者以后有時間時再處理吧,反正目前不急!边@樣的想法是我們許多人一種習(xí)慣的思維方式,可是我們大家都要知道,在等明天的過程中 ,許多事情可能已經(jīng)被錯過。
小時候?qū)W過的那首《明日歌》: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淺顯易懂的詩告訴我們不要再把事情拖到明天做這個道理。其實等明天就是一種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本來今天好好把握,稍微抓緊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由于心態(tài)上的松懈,就放到了明天,而每一天的時間有限,能夠做的事情有限,長此以往,事情被無限延后,要不然就是到最后草草了事。工作中的消極態(tài)度就直接影響著工作效益。像平時在我們?nèi)A城的工作中,有的員工每天都把有限的時間抓得很緊,每天盡量把手頭的事情盡快處理好,那樣的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大家也都會很喜歡他。而有的同事認(rèn)為他的工作量多時,就會放一下,再等一下去做。一念之間,工作就被耽誤下來了,影響了自己,也耽誤了大家。其實在生活中也一樣,習(xí)慣把事情放一放再處理的人他們的生活中也必然會有許多錯失。汪峰有一首歌叫做《來不及》,如歌中所唱的那樣,在生 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什么事情都放一放,等一等,會使我們錯過很多。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我們要珍惜眼下的時間,今天能夠完成的事情,不要等明天,在當(dāng)下的時間里多多努力,我相信,工作態(tài)度可以改變自己的工作效益,從現(xiàn)在開始,不再等明天,從今天開始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