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 掛
作者:hcmlcom發(fā)布時間:2011-12-20 被閱讀:3333 自從我父親09年因突發(fā)急病過世以后,原本孤單的母親便更加孤單了。在外省打工的我,也曾想接她老人家出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可母親她不答應,她離不開苦苦經(jīng)營了幾十年的小屋,以及打理了幾十年的那幾畝薄田。老家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母親深深的足跡,鄉(xiāng)間的小石子路,清清的小河水,還有對父親深深的思念,這一切都讓母親割舍不下。
我們家鄉(xiāng)有這樣一句俗語:“滿堂的兒女,也抵不上半路的夫妻”。是的,母親養(yǎng)育了四個兒女,可謂兒孫滿堂?涩F(xiàn)在老了,父親過世了,卻仍然只有一個人獨守小屋。三個女兒都嫁作他人婦,弟弟也遠在廣東工作。有時,想想形單影只的母親,心里便一陣陣痛楚。好想在老家陪陪她老人家啊!哪怕是和她說說話,聊聊天,或許她孤獨的心會得到一點點慰藉?墒沁@小小的心愿也是一種奢望。縱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卻戰(zhàn)勝不了這殘酷的現(xiàn)實,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去年冬天,在廣東工作的弟弟,因弟媳生小孩子,便將母親接去照顧孫子。明事理的母親,縱然有千萬個不舍,但她覺得照顧孫子天經(jīng)地義,便跟著弟弟南下廣東了。這樣一來也免去了我們做女兒的太多擔心。因為在弟媳的身邊,至少不會在老家那樣孤苦伶仃。一天天長大,活潑可愛的孫子成了母親生活的全部,也填補了母親精神上的空虛。自從母親去了廣東,我對母親的擔憂也便日益減少了。因為家里也有七十多歲的公公、婆婆和正上高中的兒子,整天忙于上班、下班,生活上的重重壓力讓我顧此失彼,也無暇顧及母親,有時甚至好久都未給母親一個電話。
可就在前不久,我生日的前天晚上,母親居然打電話給我了。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我鼻子發(fā)酸,心里真的有股想哭的沖動。電話里,母親的聲音沒有往日的清晰、響亮,略帶沙啞、低沉。是!蹉跎的歲月,帶走了母親的青春,壓彎了母親的腰,也熬白了她的黑發(fā)。母親不再年輕,腿腳也不再麻利。電話那頭母親的聲音傳來:“彩玉,明天是你的生日,記得弄點好吃的,幾個姐妹在一起都要注意好身體!边@些在耳邊重復了幾十年的只字片語,這一刻,卻似千斤重錘,字字敲打在我心上。我強忍著就要流出來的眼淚,靜靜地聽著母親的絮絮叨叨,末了,母親又問我:“聽弟弟說你經(jīng)常寫文章在你們?nèi)A城廠報上發(fā)表,一定要好好堅持下去,這是件好事情,要是你爹還在世的話,他也會為你高興,鼓勵你的,因為你當初那么喜歡讀書,因為我和你爹沒有能力讓你把書讀好……”電話里,母親的話仍在繼續(xù),可電話這頭的我早已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有對父親過世的太多的思念,也有對千里之外的母親仍不忘對于女兒的叮嚀與關愛卻不能在她老人家膝下盡孝的愧疚。千愁萬緒,齊上心頭,正應了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是!世上最偉大的人是母親,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她們勞苦一生,終其一生,養(yǎng)育兒女,無怨無悔,對兒女的深情關愛無邊無際。
記得《華城報》上有這樣一篇文章《好好工作也是孝順的一種方式》,看來我也只能這樣,在華城好好工作,努力工作,好好學習華城的企業(yè)文化,寫更多更好的文章投上《華城報》,讓千里之外的母親安心、省心……讓她的牽掛不再是一種牽掛。